王老师 13582612718
张老师 13731188192
1948年毛泽东唱“空城计”,退敌十万,傅作义:用兵真如神
发布时间:2025-02-251948年5月,中共中央从延安迁到了河北西柏坡,于此地运筹帷幄,掌控中国解放大局。自辽沈、淮海战役后,国民连连挫败,蒋介石损失了上百万军队,此时正欲南撤,以图东山再起。
然而此时,北平最高指挥官傅作义却绝口不提南撤之事,蒋介石不免心生嫌隙,催问傅作义何时南撤。
傅作义不为所动,走到地图旁,指着距离石家庄西北处90公里处的西柏坡,对蒋介石说出了他偷袭西柏坡的“霹雳作战计划。”
所谓擒贼先擒王,一旦共产党群龙无首,自然不战自溃,蒋介石听后暗自称绝。但是傅作义的如意算盘还是打错了。
事实是,傅作义十万大军逼进西柏坡时,毛泽东唱响空城计,吓退了他的十万大军,乃至傅作义事后仰天长叹:毛泽东真是用兵如神!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自国民党军队在华北地区节节败退,蒋介石便一心想要南撤,再图大计。1948年5月,傅作义一连几天陪着蒋氏父子一行视察华北战区的机械化部队,当时还召集了高级军官训话,但傅作义一直绝口不提南撤之事。看在眼里的蒋介石,心里很是着急,于是直接质问傅作义南撤之事。
傅作义却显得的不紧不慢,招呼着蒋介石父子来到会议厅,看着蒋介石一脸疑惑,傅作义这才娓娓道出了自己的“霹雳作战计划”,那就是派兵偷袭西柏坡,直接捣毁共军首脑。蒋介石听傅作义这么一说,顿时眼前一亮,来了兴致。
傅作义指着地图解释到:“目前共军主力在山西、绥远和中原地区,而石家庄和西柏坡地区仅有一些地方部队和警卫团驻守,总兵力不过万余人。如果我们派遣机械化快速部队兵团十万大军,再联合阎锡山,出其不意闪电一击,势必能在两天内直捣西柏坡,一举歼灭共军首脑总部。”
蒋介石盯着地图上西柏坡位置,眼神变得凌厉起来。此时一旁的蒋经国,抢先开了口:“我看着是个好主意,有时候依照妙棋就可以扭转整个战局,比如说当年德军进攻波兰、日本偷袭珍珠港.....”
蒋经国话音刚落,蒋介石责备地看了一眼这个冒失的年轻人。然后转向傅作义,试探性地说道:“宜生啊,你这几天带我视察你的军队,恐怕就是为了告诉我这个吧?你是不是不想南撤,拿这个计划来搪塞我?”
听蒋介石这么一说,傅作义心里不免为之一颤,表面却强装镇定:“战与不战,全凭总统决定。如今华北战区已经岌岌可危,而华北战略位置尤为重要,对东北方向是防火墙,对淮南方向是两面夹攻。我认为目前只有主动出击,给予‘共匪’致命一击,才能挫败‘共匪’的嚣张气焰,稳定局势。”
傅作义这么一说,其实正中蒋介石所想。对于南撤,将华北地区拱手相让一事,蒋介石是心有不甘的,自己答应南撤也是时局所迫,加之“国防部”多数人坚持,这才勉强同意的。如今傅作义突然向自己提出以突袭闪电战,派十万大军直捣西柏坡,一举拿下共产党首脑总部,活捉毛泽东,正合蒋介石之意。
而且即便是此次偷袭无法取得成功,也能牵制共军的行动,缓解淮海战场上的压力。如此有利无害的计划,想到这,蒋介石一改此前严肃的神情,会心一笑,答应了傅作义的“霹雳作战计划”。
此后,蒋介石还亲自坐镇北平督战,就期待着这一战逆转局势。并一再嘱咐傅作义,这是奇袭,一切要绝密。兵贵神速,越快越好。
傅作义自然明白,在抗战时期,他在国民党军中被称为中国“闪电战”先驱,早在30年代就开始玩“闪电战”了。然而他还是高兴的太早了,因为他这套用在日本人身上还行,对付毛泽东却不怎么灵了。
很快傅作义就偷袭石家庄的计划在极其秘密的情况完成了部署。他以保定第四十四军为主力,集中北平附近的骑兵师、整编十二旅、暂编三十二师等,共计6万人组成快速突击兵团。另外调动了数十架飞机在空中作掩护,地面第三十五军、三十六军策应,号称是“十二万大军”。
先头部队很快在掩护下,分乘坐400辆汽车携带百余吨炸药,兵分两路向西柏坡发起了突袭。
为确保事情的隐秘性,傅作义还令人放出风声,说是军队在演练,所有行动都在夜间进行。
除此之外,傅作义要求不能使用电台,一切命令都用文件传达。同时在传达任务时不说明真实意图,而是在完成各项准备后,才告知真实意图。他以为就此就可以出其不意,借收成效。
然而就在傅作义布置好“闪电作战”的部署时,西柏坡也接到了消息。
最早接到消息的是周恩来,当时中央领导正在西柏坡的打麦场上看红色电影《列宁在十月》。
电影没放多久,一位值班的参谋就在场内找到了周恩来,便凑到周恩来耳边说了些什么。周恩来听了眉头一皱,当时大家都看得很认真,周恩来也不好打扰大家的兴致。于是悄然起身离开了放映场。
再三确认消息后,周恩来预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。因为当时西柏坡确实如傅作义了解的那样,华北解放区兵力十分空虚,主力部队都在山西、绥远一带。而此时西柏坡和石家庄附近仅有7纵队的3个旅。
面对如此突发情况,周恩来并没有慌乱,随即与聂荣臻取得了联系,先是让集结所有地方民兵,准备投入到西柏坡保卫战中。安排好后,等毛泽东和朱老总等人看完电影后,才将他们接到军委商议此事。
毛泽东初看到这份电报,还是有点惊讶的。但仔细一分析,毛泽东等似乎已经胸有成竹。
现实情况是:北平距离石家庄只有300多公里,保定已被铁路线基础为敌控制,保定到石家庄只有150公里,如果傅作义的偷袭兵团靠快速运输和空中优势,采取地空配合,坚持突进,那只需要2到3日的时间便可抵达石家庄。而我军主力在平绥线上,如果回撤救援,日夜兼程至少需要4日,那就说我军必选在救援赶到之前,抗阻敌军3日以上。否则西柏坡仅挨着石家庄,党中央所在地就会面临危险。
就此,毛泽东等经过商议,采取了三项预防措施:
首先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必要时进行疏散,以避免万一情况下的不必要损失;其次在军事上作出紧急部署,延缓敌军偷袭的速度;最后就是毛泽东说的:三国时候孔明唱了一曲《空城计》,吓退了司马懿百万大军,今天共产党也要唱一台‘空城计’,可这次我们不再城头上唱,而是在报纸和电台上唱。
1948年10月25日,毛泽东在新华社写了第一篇电讯《蒋傅匪军妄图突击石家庄》:“当我解放军在华北和全国各战场连获巨大胜利之际,在北平的蒋匪介石和傅匪作义,妄想以突袭石家庄,破坏人民生命财产。
直接将傅作妄图偷袭石家庄的阴谋揭露出来,这个原本的秘密计划被翻到了明面上。紧接着话锋一转指出:“此种穷极无聊的举动注定要失败。华北党政军各首长正在号召人民动员起来,配合解放军,坚决、彻底、干净、全部地歼灭敢于冒险的匪军。”
随后又让陕北广播电台连续作口语广播,就此让傅作义知道他们的秘密闪电战已经暴露,以此来动摇了他们的军心。
10月27日,毛泽东在新华社刊登了第二篇电讯《华北各首长号召保石沿线人民准备迎击匪军进扰》:“为紧急动员一切力量,配合人民解放军歼灭一切可能跑到石家庄一带进扰的蒋傅匪军,此间党政军各首长已向保石线及其两侧各县发出命令,限于三日内动员一切民兵及地方部队,准备好一切可用的武器,以利作战,尤其注重打骑兵的方法……”
将迎接傅作义大军偷袭的准备放了出来,然后又进一步给出预警:“只要大家事前有充分准备,就有办法避开其破坏,诱敌深入,聚而歼之。今春匪扰河间,因我方事先毫无准备,此次务希全体动员对敌,不使敢于冒险的匪徒有一兵一卒跑回其老巢。今年五月,阎傅两匪曾有合扰石家庄的计划……华北军区已向各县指出,不要以为上次未来,此次也不回来,不做准备,致受损失。即令敌人惧歼不来,我有此种准备总是有利无害。”
如此虚实结合,告诉敌军解放军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,如果来犯,那就是自取灭亡。此电讯一出,偷袭的傅军士气又低落了不少。
此后毛泽东又写下了第三篇电讯稿《蒋傅军已进至保定以南方之方顺桥》:“傅作义匪军郑挺锋、刘春芳、鄂友三、杜长城(爆炸队长)等部总共不过二万人,昨廿八日已窜至保定以南之方顺桥。郑匪九十四军只来两个师,留一个师在涿县定兴线。刘、鄂等匪在郑匪背后跟进中。我保石线两侧各县高阳、安国、深泽、无级、望都、定县、新乐、正定、满城、完县、唐县、行唐、灵寿等地广大人民群众均已完成作战准备,等待着匪军到来,配合正规军大举歼敌。”
此时傅作义把驻北平附近的三十五军和十六军大部调往保定,而华北野战军三个主力纵队的一部分部队已经往保石线靠拢。七纵队三个旅已经和傅作义军队交上了火,但是兵力稍显不足。毛泽东的“空城计”虽已经取得了攻心的效果,但毕竟傅作义也是久经沙场的将领,如果没有实际军事实力的表现,也不足以吓退傅作义大军。
这时,毛泽东想到了另一招“围魏救赵”,他电告林彪、罗荣桓等派兵前往冀东,直接威胁傅作义的后方北平。
并于10月31日,再次写下第四篇电讯《评蒋傅匪军梦想偷袭石家庄》电讯说:
“蒋介石还想弄一点花样去刺激一下军心和人心,亏他挖空心思,想出了偷袭石家庄的一条妙计……总之,整个蒋介石的北方战线,整个傅作义系统,大概只有几个月就要完蛋,他们却还在那里做石家庄的梦”
此次将傅作义整个偷袭计划翻了出来,加之这些时日,华北野战军三纵已经赶到了沙河防线,傅作义大军不敢再贸然前进。
次日凌晨,傅作义在听完新华社广播后不禁仰天长叹:“如此绝密作战计划也被披露,说明”便决定放弃偷袭计划,说明自己的长官部已经渗入了‘匪谍’,毛泽东真是用兵如神。”就此,傅作义放弃了偷袭计划,责令大军返回北平回防。
那为何毛泽东这场现实版的“空城计”能唱响呢?一是依据了当时的客观情势。当时在全国解放形势一片大好,国民党一直败退,不少士兵,甚至将领早已力不从心,厌倦了战事,而且这次偷袭是主动出击,原本被动防守都未能取胜,如今主动出击,其实内心都是有几分惧怕的。如此一来缺乏信心,导致无法完成快速奔袭。
这次计划本就是属于秘密行动,所谓事以密成。这得益于我党安插在傅作义身边的红色间谍。对于傅作义的一举一动,中共中央都一清二楚,当计划被毛泽东全部公之于众后,直接就否定了偷袭的可能性,最后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。
上一篇: 刘少奇的木箱
下一篇: 红色福建 | 毛泽东在西柏坡召见杨成武